繁體小說網 - 遊戲競技 - 轉世袁世凱之大總統傳奇 - 第81章 窺視中東

第81章 窺視中東[第1頁/共4頁]

當第一次天下大戰進入對峙,當油煤異化動力戰艦成為支流、當汽車成為一種擺佈戰局的東西、當坦克成為衝破塹壕的利器,石油,這類黑乎乎的液體變得越來越首要。1916年,戰役進入第三個年初,石油產生嚴峻完善,英國人終究看清了石油對英國好處的需求性。因為英國本身的石油產業相稱掉隊,這更使得中東石油供應變得非常首要。1916年夏天,英國戰役內閣漢基爵士在國會上道:“節製這些石油,應當是英國戰役中甲等首要的目標!”因而在當年12月,英法聯軍不顧方纔在達達尼爾海峽蒙受的嚴峻喪失,從歐洲疆場抽調了5個加強師斥地美索不達米亞疆場,其核心目標是篡奪兩河道域最首要的石油產地摩蘇爾以及被稱為“把戲城”的巴格達。

1917年3月26日,英法聯軍與土耳其在約旦產生苦戰。英國人用5個加強師打擊約3個土耳其師,兵力一度達到3:1。就在勝利在望時,英國人發明本身選錯了交通東西,他們用騾馬駝運彈藥和補給,這些牲口耗損的糧食與淡水乃至超越了人。英軍無覺得繼反遭失利,不得不挑選撤退。約旦戰役英法聯軍傷亡4000人。土耳其傷亡約2500人。4月,英法聯軍再次捲土向來,此次他們除了麵對土耳其軍隊。還要麵對方纔調來的三千德國正規軍。第二次約旦戰役的成果是:聯軍再遭失利,喪失6000人;土耳其軍隊喪失2000人。而後聯軍走馬換將。並增派了9萬兵力,直到1917年12月才艱苦的攻占耶路撒冷。

“美索不達米亞,是耗儘協約國力量而又無呼應的軍事收益的另一個戰區。”----出自美**史學家漢森鮑德溫的《一戰史綱》,1962年。

現在地天下大戰就如同一場靠近序幕的大群架,協約國和同盟國累得連動脫手指頭地力量都冇有了,而中國卻揹著一把大刀出場。上去幫手?那是吃飽了撐的。現在最好的挑選就是撿啟事為“打群架”而掉落的各種手機、腕錶、錢包等物,至於最後歐洲打成甚麼奶奶樣關中國何事?而這些被各國忘記或者忽視的地區,最有代價的莫過於中東!

第六,中華帝國將向奧斯曼帝國供應3億中華幣(約合5億美圓)的經濟援助;

第七,此後兩國肆意一方在中東地區的領地遭到第三方打擊,另一方必須供應軍事援助,而肆意一方向第三方打擊,另一方冇有任務供應軍事援助。

第五,中國具有波斯和阿拉伯半島的石油優先開采權。

為了共同中亞軍區的南下,除了路上補給線以外,中華帝國水兵也采納了一些列行動。6月下旬,由“炎黃號”航母戰役群、亞洲戰列艦分隊、第一擯除艦分隊構成的特混艦隊駛進印度洋,並全殲了駐紮在孟加拉灣的英國艦隊。7月初,在艦載機的保護下,5萬中國水兵陸戰隊員登岸有“印度洋明珠”佳譽的斯裡蘭卡,並第一時候占據了“東方十字路口”科倫坡港。拿下斯裡蘭卡可謂一舉數得:其一,艦隊和船隻從科倫坡向西可進入阿拉伯海、波斯灣,援助中亞戰區陸軍南下,併爲其供應海運補給;其二,艦隊和船隻從科倫坡向東可進入孟加拉灣,聲援印巴戰區陸軍對印度的打擊;其三,在這裡駐紮一個航母戰役群,印度一顆糧食也冇法從海上運回英國,直接援助了歐洲疆場上的德國人;其四,也是最首要的一點,這意味著中國水兵此後可威懾全部印度洋沿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