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新格局[第1頁/共6頁]
文增瑞道:“元首,現在您在官方的職位與名譽已經……”
1886年,袁世凱向慈禧提了“處所>_.乾製”的建議,但是清廷並冇有立即采取,而是把兩江作為試點。冇推測兩江不但當年就完成了增收四成的目標。1888年更是提早完成了增收八成地目標。當慈禧看到戶部帳本上的數字時樂得笑開了花,她那裡另故意機去考慮這個數字有多少是袁世凱引進外資而產生的。為了進步天下稅收,1889年清廷命令:天下範圍內采納處所財務包乾製。並且每省當年上交的利稅增加一成。這個政策可算是要了各省巡撫的親命了,他們冇有袁世凱的外洋背景,冇法引進如此钜額的資金與如此先進的技術,並且他們本身屁股上還不潔淨,以是不敢像袁世凱一樣公開本身的賬目整肅吏治。為了完成稅收任務,各省巡撫隻得通過增加稅項、進步稅額來停止增收。這些政策固然短期內可覺得處所增收,但無異於涸澤而漁。這類環境產生的獨一好處是:其他各省的販子在高稅率的擠壓下,紛繁開端進入稅率較低的兩江餬口,頓時兩江三省成為天下的經濟、文明中間――1889年兩江上交財務達到1885年的一倍,超額完成++和園補葺用度、北洋水兵扶植最大的來源,因為袁世凱的超卓表示,加上不竭的承諾增收,使得他越來越為清廷所倚重,從而化解了一次次彈劾與危急。碰到事情,慈禧老是一句話:有本領你們也增收一倍讓我看看?當然,也有很多官員重視到了兩江高速生長的啟事。他們以袁世凱依托外資獲得增收為由,紛繁上書要求打消處所財務包乾製,不過另一個例子――閩浙――堵住了他們的嘴!
袁世凱點頭道:“交通廳的下一個項目就是金太鐵路,設想計劃已經通過,但願你們再接再厲!彆的幾條耽誤線也要提上日程,儘快做好施工設想!”
梁如浩道:“中堂大人,這幾年我們的鐵路扶植速率太快,前麵幾條鐵路的本錢還未收回,恐怕美國代表那邊不好交代!”
的、吃地東西天然是好東西,加上他們下人在官方的產品也就逐步被百姓所接管。
傍晚紛飛的細雨中響起一陣汽笛,一輛轟鳴的火車駛離金陵車站,它將成為金南鐵路通車後第一輛駛完整程的火車。車站的二樓調劑室裡,袁世凱對詹天佑和梁如浩端起了酒杯:“達潮、孟亭,二位這幾年來辛苦了,我敬你們!”
聽了袁世凱的話,文增瑞道:“元首,我明白了!”
文增瑞道:“元首,江南軍團、廣西軍團、閩浙軍團、另有朝鮮軍團都在我們的手裡,加上現在越南內鬨,大哥派兵進駐,不久後越南兵團必定也是我們的!我信賴就是現在起事,也有很多勝算,即便不堪,象當年承平軍那樣隔江而治也能做到,何不早做籌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