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 遊戲競技 - 轉世袁世凱之大總統傳奇 - 漢奸與英烈名錄(書友我愛邪風曲提供)

漢奸與英烈名錄(書友我愛邪風曲提供)[第1頁/共14頁]

10、李永芳:第一個投降努爾哈赤這個老賊的明朝叛將

李?:李績,原姓徐,名世績,字懋功,亦作茂公。因唐高祖李淵賜姓李,故名李世績。後因避唐太宗李世民諱,遂改成單名績。曹州離狐(今山東東明一帶)人,後被封為英國公,是淩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在唐朝乃至在中國的汗青上,李績都能夠說是一名極富有傳奇色采的人物。他出將入相,位列三公,極儘人間繁華。曆事唐高祖、唐太宗、唐高宗(李治)三朝,深得朝廷信賴和重擔,被朝廷倚之為長城。李?參與和構造和多次唐朝對外的戰役,均大獲全勝。

2、張浦:宋朝的進士,投奔黨項人,鼓勵李繼遷兵變。

8、耿仲明、耿繼茂、耿精忠:爺孫三個都是罪大惡極的漢奸

【唐朝】:

2、苟?:在被石勒打敗以後,投降石勒,卻被宰了,嗚呼!漢奸之了局。

3、張邦昌:女真攻宋,力主投降。投奔的後自任“楚帝”。鐵桿漢奸

李庭芝:(公元1219―1276年),字祥甫,本籍汴州(今河南開封)。李家十二世同居一堂,忠信節義,代代善武,人稱“義門李氏”。李庭芝是和張巡一樣的忠臣。李庭芝賣力兩淮地區,保衛揚州的時候。蒙哥幾次攻打均被擊退。南宋天子和太後投降以後幾次勸他投降,都被嚴詞回絕。終究糧儘,偏將孫貴、胡惟孝等隨即翻開泰州城門出降。李庭芝投河他殺時,水太淺,冇有勝利。被俘,在叛徒的調撥下被殛斃

1、劉武周:本是隋朝的鷹揚府校尉,隋末馬隊造反。投奔突厥,被突厥封為“定楊可汗”,被李唐擊敗後,持續投降突厥。隋末各路造反的權勢中,此僚是鐵了心投奔突厥了。

於謙:宣德初年(1426),任命於謙為禦史。宣德五年升兵部右侍郎,巡撫山西、河南,清算武備。正統十三年(1448),升兵部左侍郎。次年秋,明京軍主力在土木堡之戰中潰敗,英宗被俘,蒙古瓦剌軍乘勝打擊京師(今北京)。在此關頭,於謙反對遷都,力主抗戰,升任兵部尚書,率軍擊敗瓦剌軍,獲得京師保衛戰的勝利。戰後,他初創團營軍製,加強邊戍,委任名將鎮守。主張以戰乞降,多次擊敗瓦剌軍的打擊,迫使其首級也先開釋英宗回朝。景泰八年(1457)正月中旬,英宗借奪門之變重登帝位。二十二日,於謙遭誣告被害。後沉冤昭雪,贈太傅,諡肅湣,又改諡忠肅。遺有《於忠肅集》。

24、趙君宋:安、烏程兩縣教諭。《明史》一案初期告密者之一,也以匿書不繳罪被處斬

2、李廣利:漢武帝曾以李廣利為貳師將軍,封海西侯。李廣利是漢文帝最心疼的妃子李夫人的兄長。李廣利的功名非軍功出身,而是靠的漢武帝對亡去的李夫人思念,爬上去的。李廣利貧乏智謀,批示才氣平淡。更有甚者,虐待士卒,貪占軍用資財,併吞士卒糧飽,使很多士卒不是英勇戰死,豪放地醉臥疆場,而是因將吏貪暴致死者甚眾,由此可見李廣利品格的卑賤差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