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 遊戲競技 - 轉世袁世凱之大總統傳奇 - 一戰主要戰役――1915年

一戰主要戰役――1915年[第1頁/共8頁]

德軍統帥部將1915年戰局的重心從法國疆場轉移到俄國疆場後,打算以第10和第8個人軍的兵力(超越15個步兵師和1.5個馬隊師)向俄軍右邊實施深遠迂迴。擬用突擊個人從北、西兩個方向實施兩麵夾攻,圍殲在希萊嫩西南170千米正麵上展開的俄國第10個人軍(11.5個步兵師和2.5個馬隊師,司令為西韋爾斯將軍)。2月7日德第8個人軍在奧古斯圖夫方向對俄軍右翼(南翼)建議打擊,翌日德第10個人軍向韋爾日博洛沃和蘇瓦烏基方向上的俄軍右翼(北翼)實施迂迴突擊。德軍這兩個個人軍的打擊出乎俄軍統帥部的料想。2月14日前,德國第10個人軍突擊個人迂迴到了西韋爾斯個人軍右邊,迫使其步兵第3和第20軍東撤。俄軍右翼各步兵軍在雷克、賴哥羅德地區固執抵當,禁止了德國第8個人軍的進步,但因交通線遭到來自東北方向的威脅,而不得不撤往沿博布爾河修建的陣地。在俄第10個人軍總撤退時,步兵第20軍(4個不滿員步兵師)陷於窘境,在停止固執的防備戰役中被圍困於奧古斯圖夫森(在奧古斯圖夫東南)。該軍的固執的抵當禁止了德軍打擊達10天之久,使俄國第10個人軍的主力得以撤至利普斯克―奧索維茨要塞一線。德軍向東南邊向打擊的門路被封閉了。

第一次天下大戰期間,協約**隊在巴爾乾半島南部的軍事行動。戰役因希臘都會薩洛尼卡而得名。

4、【對戈爾利采的衝破】

點評:俄軍的失利,不但是德奧軍隊在兵力兵器方麵占有上風而至,並且也是俄軍最高批示部、西南邊麵軍總司令和第3個人軍司令官犯了嚴峻弊端的成果。俄軍批示部對戈爾利采衝破過程中所構成的局勢判定弊端,隻是在日5月12日,當嚴峻的防備戰役停止到第11天時,纔給第3個人軍下達停止防備的任務。軍隊批示構造不善,貧乏明白的目標;預備隊隨到隨用,形不成拳頭;反突擊軟弱有力,凡是達不成預期目標,且形成不需求的傷亡。方麵軍和個人軍批示部不長於在縱深內修建和操縱防備地區。德奧軍在戈爾利采的衝破,使俄軍在1914年戰局和喀爾巴阡戰役中獲得的勝利十足化為烏有,並且還呈現了喪失波蘭的傷害。

6、【哥得蘭海戰】

1915年10―11月,15萬英法遠征軍(英軍5個師,法軍3個師)在該城登岸以援助塞爾維亞,黑山並製止希臘站到德國方麵。遠征軍登岸遲誤,開進遲緩,未能給塞爾維亞軍隊以實際援助。11月尾,塞軍被迫撤至科孚島和比塞大。12月11日,英法聯軍退至預有防備籌辦的薩洛尼卡登岸場,因此構成薩洛尼卡戰線。與英法遠征軍(1916年2月起與東方個人軍)對峙的是獲得德國幾個師加強的保加利亞2個個人軍(共13個步兵師)。達達尼爾海峽戰役後,加利波利半島的協約**隊一部、意大利軍隊、俄軍兩個旅、塞爾維亞個人軍調入薩洛尼卡作戰。1916年年底,兩邊在斯特魯馬河和莫納斯蒂爾(比托爾)地區經一係列部分戰役後,轉入陣地防備。1917年初,聯軍將薩洛尼卡戰線的軍隊增至66萬人後,於4―5月在茨爾納(切爾納)河穀地實施結部分戰役,但未得勝利。而後,便停止了主動的戰役行動。1918年9月,聯軍在薩洛尼卡戰線的人數達到66.7萬人,火炮2070門,為了衝破保軍和德第11個人軍(40萬人,1138門火炮)的防備,聯軍建議了打擊戰役。9月15日拂曉,法軍2個師、塞軍1個師經22個半小時的炮火籌辦後,建議打擊,於傍晚前衝破敵防備地段15千米(切爾納河與瓦爾達河之間),停止9月22日,聯軍用馬隊和航空兵擴大沖破正麵達150千米,深切縱深80千米。聯軍堵截仇敵防地,中轉縱深。至9月尾,德第11個人軍墮入合圍,9月30日投降。在這類環境下,保加利亞因為發作了弗拉達亞叛逆(1918),而退出戰役,9月29日,在薩洛尼卡簽訂了寢兵和談(10月2日,保加利亞國會批準)。聯軍的勝利導致巴爾乾中部國度戰線的崩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