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 遊戲競技 - 轉世袁世凱之大總統傳奇 - 戰列艦發展的幾個階段

戰列艦發展的幾個階段[第2頁/共5頁]

【帆船期間】

1906年,一種全新的戰列艦呈現了。恐懼艦(dreadnaught)的名字來源於英國水兵的恐懼號戰列艦(hmsdreadnaught)。它采取了同一型號的重型火炮,以及高功率的蒸汽輪機。其設想實現了意大利聞名工程師庫尼貝迪上校的構思,排水量17,900噸,航速21節,設備有安裝在五座炮塔內的10門305毫米主炮,24門76毫米副炮,水下魚雷發射器5座,這比當時彆的最大的裝甲艦的火力還要強1倍以上;兩舷,炮塔和批示塔的裝甲厚達280毫米。恐懼號的下水,加快了各國水兵的合作。德國的拿騷級戰列艦、美國的南卡羅來納級戰列艦及厥後續艦紛繁采取恐懼號的標準。此類戰列艦被同必然名為“恐懼艦”。其特效能夠概括為:同一口徑的主炮(凡是口徑為11至13.5英寸),主炮塔安插於艦艏和艦艉,以及交叉安插於艦身舯部。排水量大多為20,000噸以上,普通利用蒸汽輪機作為動力,航速超越19節。這一期間,英國和德國展開了大範圍的水兵武備比賽。到1914年第一次天下大戰發作,英國共有戰列艦和戰列巡洋艦73艘,德國則有52艘。

“戰列艦”一詞的英文原文為battleship,直譯為“戰役艦”。這個名字發源於帆船期間的“戰列線戰役艦”lineofbattleships)。戰列艦稱呼是跟著1655~1667年英國――荷蘭戰役中水兵戰術的竄改而呈現的。當時海戰體例為交兵兩邊的艦隊在海戰中各自排成單列縱隊的戰列線,停止同向異舷或異向同舷的舷側方向火炮對射。凡是其範圍充足大,能夠插手此種戰役的艦船均被稱作戰列艦(shipsoftheline)。1638年建成的英艦“海上君王”號便是這類戰艦的第一艘,它有3層舷炮船麵,102門火炮。這時的戰列艦都是木製的帆船。

二級艦――三層炮船麵,火炮90~98門,定員750人擺佈,排水量2000噸以上。

四級艦――兩層炮船麵,火炮50~56門,定員350人擺佈,排水量1000噸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