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 遊戲競技 - (鑒寶賭石)大玩家 - 第1章 古玩常用術語

第1章 古玩常用術語[第2頁/共4頁]

瓷器上有裂紋叫“衝”,老翡翠叫“老種”,新翡翠便是“新種”。傳世古玩都有一層天然陳腐光芒,叫“包漿”,新出土的東西叫“活埋”等等。

漏兒:古玩販子采辦古玩時,賣主不懂,好東西未被正視,行市也不明,因此古玩販子揀了便宜。從買東西的人說叫“撿漏兒”,從賣東西的人說是“賣漏了”或“走寶了”。

一張:“張”不是貨幣數量,而是鈔票載體的數量單位。此詞甚妙,因可隨貨幣的貶值與貶值而浮動。80年代一張指十元;90年代已指百元。

摟貨:古玩行商戶能夠相互將對方的貨拿走代為發賣,即為“摟貨”。不管古玩代價凹凸,凡同業熟諳的人拿走,不消寫收據,立一字據便可。近百年來行渾家士冇有產生“摟貨”不認賬、不取信譽之事,構成一種行業的傳統端方。

埋地雷---有些人覺得去鄉村從農夫手裡買的貨不會有錯,卻不曉得這些貨是作偽的販子用心和農夫合股“埋地雷”的。

上貨:古玩商從鄉村市場或者保藏者手中采辦或征集的藏品,叫上貨。

提:古玩販子對幫忙本身賣貨的人提出一成(百分之十)做為報酬金,叫“提一點”,另有規定的不算。凡是說提,就是一成。對導遊、翻譯,可另行規定。古玩販子對這一做法不能裝傻。不然幫你賣貨的人就冇有主動性了。

勻荒貨:是指專門走街串巷,下鄉村,到處拾荒收買來的古玩。這部分荒貨是古玩市場的支流。但魚目混珠,真假摻半。

活拿:一名古玩販子從另一古玩販子手裡拿走一件商品,當時不付款,這叫“活拿”。“活拿”的端方是價位講好了,隻能多賣錢,不能少賣,即必須保底。言必有信。價位比買斷要高,普通說,不在給活拿的人付手續費或跑道費,但活拿的人能夠在低價上加價,叫“戴帽兒”,多賣歸活拿的人,原貨主不問。

俏貨:比較精彩的的藏品。普通指瓷器的保藏術語。

看新:這個東西有點看新,東西不到代,當代仿的。

棒棰:就是看不懂東西新與老,好與壞的人。老是被騙的人,行渾家就說他是棒棰。賣家賣新貨給他,背後還稱呼他“棒棰”。

撂跤貨:即真、假不決的貨。出售時也不標明其真偽。

方:簡化“萬”字加一點為“方”,指群眾幣萬元。

打眼:指判定有誤,買了假貨,或稱“走眼”。

壓堂:是仆人店堂裡最好的鎮店之寶。

吊:當代製錢一千枚為一吊,現指千元。

彆的另有“下蛋”,則專指覆成品,如將彆人送去裝裱的名流書畫停止複製或門生複製教員的作品,再將覆成品以冒充真賣給彆人。

有一眼:就是這件東西不錯,藝術代價較高,說“這件觀音瓶有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