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首發[第2頁/共5頁]
【註釋】1沸沸湯湯:水騰湧的模樣。2饗:通“享”。享用。3馨:芳香。4玉榮:玉華。5瑾:美玉。6栗:堅。
西次三(經)[山]之首,曰崇吾之山,在河之南,北望塚(zh%ng)遂,南望■(y3o)之澤,西望帝之搏獸之(丘)[山],東望■(y1n)淵。有木焉,員葉而白柎(f()1,赤華而黑理,實在如枳(zh!),食之宜子孫。有獸焉,其狀如禺而文臂,豹(虎)[尾]而善投,名曰舉父。有鳥焉,其狀如鳧(f*),而一翼一目,相得乃飛,名曰蠻蠻,見(xi4n)則天下大水。
【譯文】再往西一百八十裡,是座泰器山,觀水從這裡發源,向西流入流沙。這觀水中有很多文鰩魚,形狀像淺顯的鯉魚,長著魚一樣的身子和鳥一樣的翅膀,渾身是蒼色的斑紋倒是白腦袋和紅嘴巴,常常在西海行走,在東海暢遊,在夜間飛翔。它收回的聲音如同鸞雞鳥啼叫,而肉味是酸中帶甜,人吃了它的肉便可治好癲狂病,一呈現而天下就會五穀歉收。
【譯文】再往西三百五十裡,是座萊山,山中的樹木大多是檀樹和構樹,而禽鳥大多是羅羅鳥,是能吃人的。
【譯文】總計西方第二列山係之首尾,自鈐山起到萊山止,一共十七座山,路過四千一百四十裡。此中十座山的山神,都是人的麵孔而馬的身子。另有七座山的山神都是人的麵孔而牛的身子,四隻腳和一條臂,扶著柺杖行走,這就是所謂的飛獸之神,祭奠這七位山神,在毛物頂用豬、羊作祭品,將其放在白茅草蓆上。彆的那十位山神,祭奠的典禮,在毛物頂用一隻公雞,祭奠神時不消米作祭品;毛物的色彩要雜而不必純一。
又西百八十裡,曰泰器之山。觀水出焉,西流注於流沙。是多文鰩(y2o)魚,狀如鯉魚,魚身而鳥翼,蒼文而白首赤喙(),常行西海,遊於東海,以夜飛。其音如鸞雞1,其味酸甘,食之已狂,見(xi4n)則天下大穰(r2ng)2。
【註釋】1毛:指毛物,就是祭神所用的豬、雞、狗、羊、牛等畜禽。少牢:當代稱祭奠用的豬和羊。
【譯文】再往西北四百二十裡,是座鐘山。鐘山山神的兒子叫做鼓,鼓的形貌是人的臉麵而龍的身子,他曾和欽■神聯手在崑崙山南麵殺死天神葆江,天帝是以將鼓與欽■誅殺在鐘山東麵一個叫■崖的處所。欽■化為一隻大鶚,形狀像淺顯的雕鷹卻長有玄色的斑紋和紅色的腦袋,紅色的嘴巴和老虎一樣的爪子,收回的聲音如同晨鵠鳴叫,一呈現就有大的戰役;鼓也化為鵕鳥,形狀像普通的鷂鷹,但長著紅色的腳和直直的嘴,身上是黃色的斑紋而頭倒是紅色的,收回的聲音與鴻鵠的鳴叫很類似,在哪個處所呈現那邊就會有水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