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 曆史軍事 - 大明元輔 - 第1656章 伐元(十)倭寇與兵變

第1656章 伐元(十)倭寇與兵變[第1頁/共5頁]

舒慶平跟上去半跪在張翱麵前,雙手抱拳,近乎祈求般說道:“漕軍規律嚴明,冇有舒製軍號令,任何外人不能上船,還請張千戎包涵,莫要難堪下官。”

“那就多謝王公子互助了!”張翱喝了口茶,如釋重負地說道:“現在國度有事,殘元禍害已久,高經略正在撻伐。我等身為甲士,本應交戰疆場,馬革裹屍,現在卻整天被一幫冇卵子的閹豎騎在頭上,實在窩囊!”

王士騏淡淡隧道:“王某分內之事,舒兄不必言謝。本日之事就此打住,也不必上報,還請舒兄去告訴上麵的人,牢記不要泄漏風聲!”

“下官是漕軍副千戶舒慶平,不知張大人前來查案是否有舒製軍的手令?”舒慶平站在馬前,昂首對張翱問道。他口裡的“舒製軍”乃是漕運總督舒應龍,固然和他同姓,但兩人並非支屬,純屬偶合。

半個月前王士騏俄然受命兼理此行漕運,可謂前無鋪墊,後無申明,非常奇特。“事出變態必有妖,在這小子麵前可得謹慎行事。”舒慶平心想。

張翱聽到一怔,愣住腳步,滿臉驚詫望著船上的王士騏,轉而暴露了笑容:“本來是王公子,公子不是一向在京師戶部當差嗎,如何有空回江南遊山玩水?”

舒慶平頓了頓,答道:“都是各地貢品,分類裝貨。上層存放江南四府織造的布匹絲綢,南直隸的棉花,杭州龍井,福建鐵觀音和姑蘇嚇煞人香等茶葉;

張翱瞄了舒慶平一眼,翻身躍馬而下,取出銀製手牌差點杵在舒慶平臉上,上刻著北鎮撫司張翱幾個字,這是千戶以上官員纔有的手牌。

王士騏出身王謝,其父便是文壇泰鬥、大名鼎鼎的王世貞。他本身也非常了得,為萬曆十年江南鄉試解元,十七年登進士,與睢州袁可立、雲間董其昌同科。

“張兄,這應當由掌侍衛訪拿刑獄之事的南鎮撫司出麵,你們北鎮撫司專治詔獄,何時也來管這些閒事了,莫非此事另有皇上的旨意?”王士騏倒茶時看了張翱一眼。

----------

河兩岸酒樓,食肆,商店掛著各式招牌沿青石板鋪成的街道緊密擺列。打傘的行人,挑擔的小販,騎馬的官員稠濁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

“錦衣衛北鎮撫司張翱,奉旨查案!”張翱騎著一匹高頭大馬,威風凜冽。

“真是江南好風景,不愧是人間天國,天下膏腴之地……”王士騏不由感慨道。

“本來是舒副千戶,久仰久仰。”王士騏客氣地向舒慶平行作揖禮。這舒慶平是此次漕運十艘黃船的批示官,一千多名漕軍調劑安排全憑他一人定奪,上麵另有百戶長、總旗和小旗由其調配。

二十多年的漕運生涯讓舒慶平對此早已如數家珍,他以為王士騏應當很對勁這個答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