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 曆史軍事 - 大明元輔 - 第171章 蛇打七寸(下)

第171章 蛇打七寸(下)[第1頁/共3頁]

身份證明這事好辦,高務實不必擔憂,不過現在仲春都疇昔了大半個月,現在趕回新鄭必定錯過考期——不對,本年正如高拱所說,冇有縣試能夠考。以是高務實就算要考,也得等來歲了。

高務實苦笑道:“不是怕考不過,是怕費時候呀。另有就是,縣試是在仲春,本年已經趕不上了。”

而孺子試的時候也有規定,是三年兩考,俗稱小考,也稱小試。由縣試到府試再到道試,共有三個層次,未考取者能夠再考。每逢醜、未、辰、戌年和寅、申、巳、亥年,即行歲考和科考之年,提學道行文停止歲考或科考,各州、縣即出佈告測驗生童。

“我大舅?”高務實呆了一呆,他是真的健忘這茬了——誰叫翰林學士這個位置在大明有著特彆意義,很多即將被汲引的重臣,常常都會被安在這個位置鍍一下金呢。就比如很多被廷推動內閣的輔臣,常常都會被先放到禮部尚書位置上坐一坐,翰林學士也差未幾。

高拱一向在重視他的神采,見狀不由問道:“如何,考個生員罷了,你該不會是怕了吧?”

開考日期多在仲春,州、縣官要先期一月出示試期。考生需求定時到縣學或者縣衙禮房報名,填寫姓名、春秋、籍貫及父母、祖父母、曾祖父母三代經曆,先覓本縣在學的廩生結保,包管本人無冒籍、匿喪、頂替、假捏姓名;身家明淨,非娼、優、皂、隸、奴婢及其子孫,方準正式招考。

想通了這一點,高務實就高鼓起來,笑道:“本來昨日太子交代,讓我明天去宮裡見他,我也承諾了,不過既然翰林院自有成法在此,侄兒如何也不敢壞了端方,就先去翰林院見過掌院學士,再去宮裡不遲。”

高拱有些驚奇地看著高務實,俄然笑了起來,摸著本身的大鬍子,點頭道:“我覺得你會說,不如乾脆換一個聽話的應天巡撫,乃至一不做二不休,連徽州知府也給換了。”

本來三伯早就成心機拉大舅入閣了呀……我還是嫩了點——不對,我還是對大明宦海的這些軌製和潛法則不敷熟諳啊!

高務實點了點頭,道:“本來隻是感覺年紀尚小,科舉之事不必太焦急,不過此前畢竟也冇想到會有明天這等環境,以是……的確是該先歸去考個功名了。”說著,卻垂垂皺起眉頭來。

不過麵上他還是比較含蓄,隻是賠笑道:“三伯談笑了,侄兒連童生試都還冇去考……”

高拱這麼一說,高務實纔想起來,張四維此前乃是翰林院侍讀學士,高拱汲引他的法度也是先汲引為翰林學士,然後緊接著兼任吏部右侍郎。現在回過甚來看,高拱這個汲引是有深意的:有了翰林學士這個絕對充足清貴的本職,兼任吏部右侍郎就不會讓人感覺資格不敷——因為翰林學士直接背廷推動內閣也不是多麼奇特的事情,比方說張居正就是從翰林學士被徐階保舉直接進內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