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5章 務實製義(下)[第1頁/共3頁]
高拱雖不以時文見稱於世,但他堂堂當今實學之宗師,昔年也是二甲前茅的時文根柢,更兼耐久擔負學官、出監考評,對於批評時文製義天然有其獨占的觀點。
他身後的高拱看了這句,不由感到更深,麵上的笑容也垂垂隱去,暗道:是啊,太嶽,當年我與你不也是這般,一起‘仰參天時,俯察人事,而中度吾身’?隻是現在你我都當大“用”,也各施其“行”,本覺得是雲開月明之局,誰料豔陽之下,卻總有浮雲蔽日,這究竟是誰的錯呢?
“汲於行者蹶,需於行者滯。有如不必於行,而用之則行者乎,此其人非複功名中人也。一於藏者緩,果於藏者殆。有如不必於藏,而舍之則藏者乎,此其人非複泉石間人也。”
高拱所思,高務實毫不知情,他寫完題比以後,略微思考了一下,蘸了蘸墨,將筆鋒拭正,又寫道:“回乎!嘗試與爾仰參天時,俯察人事,而中度吾身,用耶?舍耶?行耶?藏耶?”
“惟我與爾攬事物之歸,而確有以自主,故一任乎人事之遷,而祇自行其性分之素。此時我得其為我,爾亦得其為爾也,用舍何與焉,我兩人長抱此至足者共千古已矣。
“回乎!人有積平生之得力,終不自明,而必俟其人發之者,情相待也。用心氣至廣,得一人焉,能夠不孤矣。
高拱在他身後見了,微微一笑,然後又有些皺眉。倒不是行文有甚麼題目,而是這中二比的思路和用語,未免過分慎重了一些,涓滴看不出乃是少年人的文章,倒像是三十而立以後的成人所寫就。
人有積一心之靜觀,初無所試,而不知彆人已識之者,神相告也。故學問誠深,有一候焉,不容終秘矣。”
本身和張居正不是也如這段話裡的意義那般,因為誌同道合而相互砥礪前行?
此句乃是提比以後出題,高務實仍用“回乎”喚起,將“用舍、行、藏、我、爾”一齊點出,此為五句,但相題為之,句數能夠伸縮。
“則嘗試擬而求之,意必詩書以內有其人焉,爰是流連以誌之,然吾學之謂何?而此詣竟遙遙終古,則長自大矣。竊念自窮理觀化以來,屢以身涉用舍之交,而充然不足以自處者,此際亦差堪慰耳。
而高務合用題目當中“唯我與爾”這末句,總起“用舍行藏”全題,全文至此而成篇。
高務實起家朝高拱微微鞠躬:“侄兒謹遵三伯叮嚀,明日便去宮中乞假。”
高務實也鬆了口氣,問道:“三伯覺得侄兒何時去為好?”
高務實微微一笑,寫下最後一句,也就是束股:“有是夫,惟我與爾也夫,而斯時之回,亦怡然得沉默解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