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 曆史軍事 - 大明元輔 - 第370章 京師潛流(上)

第370章 京師潛流(上)[第1頁/共3頁]

京師那邊,應當已經有人等不及要有所行動,而我從一出京就開端佈下的局,現在也該考慮收網了。

這也太得天獨厚了吧,將來另有誰配當他的政敵?

但是,在高拱心中,那也是他和張居正分道揚鑣的種子,這顆種子種下以後,總有一天會抽芽長大,結出果實。也恰是從那一刻起,高拱以為本身已經還足了張居正的情,接下來如果張居正還不肯收斂,他也隻好不顧舊誼,從嚴治吏了。

粟永祿不算不曉得,一算嚇一跳,高務實這小子隻要能夠進士落第,將來的前程的確不成限量!

有道是佛度有緣人,我高或人話已至此,也算是仁至義儘了。

想想看,他當時候會具有甚麼?太子近臣,是他將來聖眷的保障;高氏弟子,是他將來朝堂的助力;蒙學典範,是他將來名聲的根底……他隻要能金榜得中,那可真是甚麼都不缺了,誰都攔不住他上位!

高務實的建議讓粟永祿頗受開導,內心感慨高家祖墳風水好。

高拱的勝利起複,固然本就有隆慶帝暗中安排和默許的啟事,但某位閣老也是在此中出了大力的,如果高拱一回京,不去動公認的政敵,反而先拿他這個盟友動手,那也未免太駭人聽聞了,此後誰還敢跟高拱一條心?

畢竟,汗青上隆慶帝到現在已經隻剩下大抵一年好活,而這位爺一旦棄世,有些人就要圖窮匕見,對高拱脫手了。

非不肯,實不能也。

高務實隻當他是策畫這建議的可行性去了,也冇介懷,再一次向他表示,說萬一以工代撫以後仍有多餘流民不好安設,本身正巧為了造福鄉梓開了點煤礦、鐵礦,同時也建了工坊,多多極少也能幫手安設一些職員。同時還謙善地表示說本身才氣有限,能安設的人手大抵也就幾千,了不起萬把人,但願中丞不要介懷。

他從客歲年底離京,到現在已經差未幾半年,說實話這半年來,京師的動靜真不成謂不大,各種資訊都要在本身回京之前好好清算,然後再細心想一想之前的安排是否還合適,或者另有冇有甚麼疏漏。

畢竟,我有我的閒事要辦。

粟永祿哪會介懷!

因為趙貞吉致仕了,而李春芳因為趙貞吉的致仕,也完整喪失了與高、張聯盟對抗的信心。

粟永祿算了一算,把本身都驚呆了,乃至連高務實前麵一段話都聽得有些恍恍忽惚,趕緊再問了一次。

高務實給粟永祿獻策,隻是不但願瞥見高黨失一要員,但他畢竟隻是高拱之侄,又不是高拱本人,這些建議粟永祿聽與不聽,高務實既管不著,也冇有太大的興趣去管。

如果不是因為俺答封貢一事已經進入最後的掃尾階段,他這個首輔不能在如此關頭的時候請辭的話,隻怕現在已經主動請辭回籍了——實際上李春芳已經兩次上疏請辭,是隆慶帝不肯讓他在這個時候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