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第1頁/共4頁]
“恰是。”王述之從袖中取出一道簽書畫押的罪證,“私調賀禮是韓經義親身下的令,獄中的孫良不過是替罪羔羊,韓經義曾承諾安設孫良家眷長幼,這是臣從孫家得來的供詞,韓經義欺上瞞下、倒置吵嘴,此罪之其一。”
司馬昌怔立當場。
底下很快就有朝臣接連出列,紛繁出言指責司馬昌。
王述之手握笏板深深一揖,正色道:“臣正有此意,不過眼下得了新的動靜,若不及時稟報,怕是會擔擱吏部的查辦。”
司馬甫麵色略有些丟臉。
滿朝嘩然。
親信一聽,大驚失容:“賀禮已經運送入城了,此時再換歸去怕是來不及。”
司馬甫聽得非常不耐:“小題大做,一名胡姬罷了,那麼久的事,丞相竟也能與眼下的案子連累起來。”
“甚麼?!”司馬甫麵色大變。
“臣辦案不力,在豫州未曾細心鑒彆,誤將新入流民當作前些年的,這才誤覺得梁大人治州不善,是臣之忽視。”
太子司馬昌被打了個措手不及,氣得將東宮一利器具全數砸碎在地,正遷怒宮女大發雷霆時,聽聞皇厥後了,忙疾步迎上去:“母後,王氏欺人太過!”
大殿內前所未有的熱烈,大臣們越說越慷慨激昂,將太子一黨的回嘴聲全數淹冇。
“天然是待到屋頂補葺好後。”王述之眼含笑意,傾身湊到他麵前,“如何了?”
司馬甫固結心頭的鬱氣這才稍稍散了些,馬上命令查抄入京的賀禮,同時查證曆陽的人證物證,很快便水落石出。
司馬甫雙手顫得短長,怔愣半晌才堪堪回神,忽地有些有力:“來人,徹查韓經義。”
“太子運送回京的賀禮是假的。”
司馬昌蹙眉,忍不住打斷她的話:“母後但是氣胡塗了?我替他說好話做甚麼?”
王述之笑看了他一眼:“一定,折他一隻羽翼還是能夠的。”說完便扔了棋子,離席起家,笑容滿麵地再次入宮去了。
王述之行過大禮,遞上奏摺:“陛下,韓經義此次並非辦案不力,他是明知不成為而為之,冒犯了大晉例律!”
丞相府中,司馬嶸目光直直盯著被夕陽拉出來的兩道身影,無法地頓住腳步,轉頭看向身後的人:“丞相籌算在部屬這裡借宿多久?”
司馬甫大怒不已,拂袖起家:“傳太子進殿!”
司馬甫心中鬱鬱,卻也隻好忍著,揮了揮手:“說罷。”
司馬甫語塞,愣了愣:“那公報私仇一說又從何而來?”
王述之眼底笑意一閃而逝,揚聲道:“真正的賀禮被藏在曆陽縣,臣已命令去抓人,一日便可返回建康,屆時人證物證將會全數交給吏部。而以次充好的假賀禮現在應已入了宮門,想必是因為陛下壽筵已過,太子纔有恃無恐,做下如此大膽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