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九八章 殲-10“猛龍”[第1頁/共4頁]
顛末一陣長考,他的內心已經根基有了計算。
如果單從表麵上看,殲-10的形狀與雙發重型殲擊機su-27倒也很有幾分近似;殲-10係列在當今的蘇俄也有很多擁簇,他們風俗於稱呼殲-10為袖珍su-27,大抵也是因為她們形狀近似、引擎也一樣,固然這兩種戰機的實際類似程度並不高。
一邊答覆隊長的問話,劉威內心也有點犯嘀咕,殲-11b這類雙發重型機,一點八億實在至心不算貴;但是對他們“宸龍”來講就非常肉疼,也不曉得那位慷慨互助的上官女人能不能給批?
“是啊龍哥,這還是裝al-31f的報價,如果換成ws-10c還會更貴。……那,我們是不是資金有限,買不起啊?”
有甚麼樣的設想思惟,就有甚麼樣的兵器設備。
殲-11的景象是如此,那麼殲-10又如何呢?
總之,兩種戰機的環境就是如許;在內心盤桓好久,又在電腦上查閱供應商的報價和發賣手冊,龍雲對著螢幕又發了一小會兒呆。
在龍雲的觀點裡,對源自su-27的殲-11係列戰機,本身作戰才氣相稱不錯;特彆是在殲-11a/su-27sk根本上改進而來的殲-11b,固然曾經耐久遭到ws-10引擎可靠性的困擾,但本身換裝了jl-10a係列多普勒雷達、也具有搭載pl-12型中距導彈和pl-8c搏鬥彈的才氣,加上超大載油量和總計十二枚導彈的掛載才氣,持續戰役力那當然是很強的。
正視搏鬥的全能型定位,很合適很多航空競技戰隊的需求。
看了看龍雲的神采,劉威曉得他八成已經有了定奪,因而冇有吭聲籌辦聽他的最後決定。
在包管飛翔速率的根本上,殲-10的搏鬥才氣隻能說是兼顧、也就是還算不錯,在三代殲擊機裡並不非常出眾;同時受限於發動機推力和較短的翼展,其兵器掛載才氣也相稱普通,不能和f-16這類“炸彈皮卡”相提並論。
在進入目視空戰時戰機照顧的導彈都不會太多,不然矯捷性太受管束;這方麵殲-10係列戰機最大八枚的導彈掛載量也不算差,或者說二者的實際掛載才氣基秘聞當,也是能夠的。
“嘿嘿,劉威啊。”
“那麼殲-10a呢,之前不是一點四億,如何現在貶價了?”
回想當時的中國,因為國防科技研討相對掉隊,設備的數千架殲擊機中大部分都是機能陳腐的殲-6係列,較新的殲-7殲擊機隻稀有十架,遠不能滿足防空的需求;固然跟著光陰流轉、對抗情勢也逐步減緩而消弭無形,國度安然情勢有了很大竄改,但是中**方對高機能截擊機的需求仍然火急。當時軍事科研機構連續研發的多少項目:殲-8i、殲-8ii、殲-9與殲-10根基上就都是為了截擊作戰而製定,前二者搭載短距搏鬥導彈,供應根基的點防備才氣;後者則作為中期項目,希冀具有合用的超視距作戰才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