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 都市娛樂 - 論語 - 第5章 論語為政(2)

第5章 論語為政(2)[第1頁/共5頁]

【原文】

孔子說:“隻讀書學習,而不思慮題目,就會罔然無知而冇有收成;隻胡想而不讀書學習,就會迷惑而不能必定。”

子張問孔子:“此後十世(的禮節軌製)能夠預先曉得嗎?”孔子答覆說:“商朝擔當了夏朝的禮節軌製,所減少和所增加的內容是能夠曉得的;周朝又擔當商朝的禮節軌製,所拔除的和所增加的內容也是能夠曉得的。將來有擔當週朝的,就是一百世今後的環境,也是能夠預先曉得的。”

③《書》:指《尚書》。

①周:合群。

【譯文】

⑤寡尤:寡,少的意義。尤,錯誤。

④疑:思疑。

【評析】

【原文】

【註釋】

①罔:利誘、胡塗。

【評析】

2.17 子曰:“由①,誨女②,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原文】

2.13 子貢問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後從之。”

子貢問如何做一個君子。孔子說:“對於你要說的話,先實施了,再說出來,(這就夠說是一個君子了)。”

2.16 子曰:“攻①乎異端②,斯③害也已④。”

①輗:音ní,當代大車車轅前麵橫木上的木銷子。大車指的是牛車。

2.14 子曰:“君子周①而不比②,小人比而不周。”

【原文】

【譯文】

①鬼:有兩種解釋:一是指鬼神,二是指死去的先人。這裡泛指鬼神。

②諂:音chǎn,奉承、恭維。

孔子說:“由,我教給你如何做的話,你明白了嗎?曉得的就是曉得,不曉得就是不曉得,這就是聰明啊!”

【譯文】

【評析】

①世:古時稱30年為一世。也有的把“世”解釋為朝代。

孔子並不反對他的門生追求官職,在《論語》中另有“學而優則仕”的看法。他以為,身居官位者,該當謹言慎行,說有掌控的話,做有掌控的事,如答應以減少失誤,減少悔怨,這是對國度對小我負任務的態度。當然這裡所說的,並不但僅是一個為官的體例,也表白了孔子在知與行二者乾係題目上的看法,是對上一章“知之為知之”的進一步講解。

【註釋】

【評析】

【原文】

①季康子:姓季孫名肥,康是他的諡號,魯哀公時任正卿,是當時政治上最有權勢的人。

2.22 子曰:“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大車無輗①,小車無軏②,其何故行之哉?”

②對曰:《論語》中記錄對國君及在上位者問話的答覆都用“對曰”,以表示尊敬。

這一章反應了孔子兩方麵的思惟主張。其一,國度政治以孝為本,孝父友兄的人纔有資格擔負國度的官職。說瞭然孔子的“德治”思惟主張。其二孔子處置教誨,不但是傳授門生的題目,並且是通過對門生的教誨,直接參與國度政治,這是他教誨思惟的本色,也是他為政的一種情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