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 都市娛樂 - 論語 - 第8章 論語道德(1)

第8章 論語道德(1)[第1頁/共3頁]

④比:靠近、附近、靠近。

儒家在講“仁”的時候,不但是說要“愛人”,並且另有“恨人”一方麵。當然,孔子在這裡冇有說到要愛甚麼人,恨甚麼人,但有愛則必定有恨,二者是相對峙而存在的。隻要做到了“仁”,就必定會有精確的愛和恨。

4.5 子曰:“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惡乎成名?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冒昧必因而,顛沛必因而。”

【評析】

【譯文】

4.9 子曰:“士誌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

①裡仁為美:裡,住處,借作動詞用。住在有仁者的處所纔好。

孔子說:“冇有仁德的人不能悠長地處在貧苦中,也不能悠長地處在安樂中。仁人是安於仁道的,有聰明的人則是曉得仁對本身無益纔去行仁的。”

【原文】

【原文】

【評析】

4.7 子曰:“人之過也,各於其黨。觀過,斯知仁矣。”

【註釋】

【譯文】

4.3 子曰:“唯仁者能好①人,能惡②人。”

【評析】

①約:貧困、困頓。

【評析】

孔子以為,人之以是犯弊端,從底子上講是他冇有仁德。有仁德的人常常會製止弊端,冇有仁德的人就冇法製止弊端,以是從這一點上,冇有仁德的人所犯弊端的性子是類似的。這從另一角度講了加強品德涵養的首要性。

②安仁、利仁:安仁是安於仁道;利仁,以為仁無益本身纔去行仁。

【評析】

③刑:法製獎懲。

【原文】

孔子說:“人們的弊端,老是與他阿誰個人的人所犯弊端性子是一樣的。以是,考查一小我所犯的弊端,便能夠曉得他冇有仁德了。”

4.11 子曰:“君子懷①德,小人懷土②;君子懷刑③,小人懷惠。”

①好:音hào,愛好的意義。作動詞。

孔子說:“我冇有見過愛好仁德的人,也冇有見過討厭不仁的人。愛好仁德的人,是不能再好的了;討厭不仁的人,在實施仁德的時候,不讓不仁德的人影響本身。有能一天把本身的力量用在實施仁德上嗎?我還冇有瞥見力量不敷的。這類人能夠還是有的,但我冇見過。”

這一章裡孔子提出對君子要求的根基點之一:“義之與比。”有高朱紫格的正報酬人公道、和睦,處世嚴厲矯捷,不會厚此薄彼。本章議論的還是小我的品德涵養題目。

【譯文】

4.2 子曰:“不仁者不成以久處約①,不成以好處樂。仁者安仁②,知者利仁。”

4.10 子曰:“君子之於天下也,無適①也,無莫②也,義③之與比④。”

【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