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 都市娛樂 - 論語 - 第9章 論語道德(2)

第9章 論語道德(2)[第2頁/共3頁]

【原文】

【註釋】

①遊:指遊學、遊官、經商等外出活動。

孔子說:“能夠用謙遜原則來管理國度,那另有甚麼困難呢?不能用謙遜原則來管理國度,如何能實施禮呢?”

孔子說:“父母活著,不闊彆故鄉;如果不得已要出遠門,也必須有必然的處所。”

【原文】

孔子說:“有品德的人是不會伶仃的,必然會有思唯分歧的人與他相處。”

【譯文】

【評析】

孔子說:“見到賢人,就應當向他學習、看齊,見到不賢的人,就應當自我檢驗(本身有冇有與他附近似的弊端)。”

【譯文】

【譯文】

【評析】

【原文】

4.21 子曰:“父母之年,不成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

孔子一貫主張謹言慎行,不等閒承諾,不等閒表態,如果做不到,就會失期於人,你的威望也就降落了。以是孔子說,前人就不等閒說話,更不說隨心所欲的話,因為他們以不能兌現承諾而感到熱誠。這一思惟是可取的。

②斯:就。

【原文】

【註釋】

4.25 子曰:“德不孤,必有鄰。”

這是孔子對本身和本身的門生常常議論的題目,是他立品處世的根基態度。孔子並非不想成名立室,並非不想身居要職,而是但願他的門生必須起首安身於本身的學問、涵養、才氣的培養,具有足以勝任官職的各方麵本質。這類思路是可取的。

【原文】

【評析】

【譯文】

①數:音shuò,多次、多次,引申為囉嗦的意義。

①約:束縛。這裡指“約之以禮”。

4.12 子曰:“放①於利而行,多怨②。”

【譯文】

【註釋】

4.19 子曰:“父母在,不遠遊①,遊必有方②。”

【譯文】

孔子說:“不怕冇有官位,就怕本身冇有學到賴以站得住腳的東西。不怕冇有人曉得本身,隻求本身成為有真才實學值得為人們曉得的人。”

4.14 子曰:“不患無位,患以是立;不患莫己知,求為可知也。”

4.23 子曰:“以約①失之者鮮②矣。”

【原文】

①訥:癡鈍。這裡指說話要謹慎。

【譯文】

【評析】

【評析】

①放:音fǎng,同仿,師法,引申為尋求。

【評析】

【原文】

【譯文】

【註釋】

【譯文】

【原文】

【譯文】

孔子說:“父母的年紀,不成不曉得並且常常記在內心。一方麵為他們的長命而歡暢,一方麵又為他們的朽邁而驚駭。”

本章談的是小我品德涵養題目。這是涵養體例之一,即見賢思齊,見不賢內自省。實際上這就是取彆人之長補本身之短,同時又以彆人的不對為鑒,不重蹈彆人的舊轍,這是一種理性主義的態度,在明天仍不失其精煉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