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 都市娛樂 - 馬來西亞的馬來人與華人及其關係研究 - 第一節 小開明:族群寬容政策與華裔社會

第一節 小開明:族群寬容政策與華裔社會[第2頁/共7頁]

20世紀90年代,在國陣當局“小開通”政策和“2020弘願”的感化下,馬來西亞的族群乾係一改新經濟政策期間的嚴峻局麵,變得彷彿很和諧,這期間,一度被Mahathir肯定為交班人的副輔弼Anwar Ibrahim(安華)的表示異乎平常地凸起,他以羊毫謄寫的漢筆墨幅“我們都是一家人”,經媒體大肆襯著,成了當時華巫兩族敦睦乾係的意味。Anwar還倡導伊斯蘭與儒家的文明對話,在一些研討會揭幕式上用華語援引《論語》、《孟子》等中漢文明典範,並對北宋政治家王安石推許備至。輔弼Mahathir也必定華人對馬來西亞經濟的進獻,親筆題寫“忍”字,並饒有興趣地旁觀華人的舞獅演出,其他官員則仿而效之,學羊毫謄寫漢文。統統這統統,確是前所未有的。可巧的是,1995年至1997年,穆斯林新年與華人新年也罕見地碰到了一起,共同的喜慶氛圍,成績了“GongXi Raya”這個華巫異化詞,即這是漢文的“恭喜發財”與馬來文的Hari Raya(開齋節,也帶有慶祝節日的意義)兩個詞組合而成的。

在第六個馬來西亞打算期間(1991-1995年),當局對華校的撥款也有明顯增加。以馬華公會創辦的拉曼學院為例,與第五個馬來西亞打算比擬,增加了10倍,即由RM2 000 000增加到RM20 000 000。20世紀90年代中期,拉曼學院擴大了在吉隆坡的校園,在檳城和柔佛建了分校。當局還撥款RM5 000 000支撐馬華公會旨在幫忙在校生,特彆是華人新村在校生的Langkawi項目(the Langkawi Project),該項目於1993年開端,共籌得款項RM25 000 000(不包含當局補助款)。馬華公會在華人教誨方麵所獲得的這些成績,再加上為獨立中學的其他籌款活動,改良了其與董教總長達10餘年的嚴峻乾係。彆的,當局還正式承認了拉曼學院頒佈的文憑和證書,以使其持有者有資格進入大眾辦事部分事情。2001年,當局還批準馬華公會建立了拉曼大學。除了馬華公會支撐的黌舍外,華群眾間創辦獨立大學的事情也獲得了停頓,20世紀90年代,已有3間學院接踵獲得創建:柔佛的南邊學院(1990年5月31日獲註冊證書)、加影的新紀元學院(1997年5月28日獲得正式批準建立)和檳城的韓江國際學院(1998年7月13日獲得教誨部批準建立)。三所學院的建立,終究使馬來西亞的漢文教誨再度構成了本身完整的教誨體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