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天下大勢[第2頁/共4頁]
端著茶杯正要飲水的徐庶精力一震,神采雀躍顯而易見,放下茶杯朝郭嘉拱手一禮,謙虛道:“奉孝教我。”
一來二人皆出身豪門,現在君昧臣佞,報國無門,對他們來講,若真要天下大亂,必定尋覓明主投之,至於漢王朝亡與不亡,那倒是其次了。二來郭嘉現在也算潁川名流,行事不必謹小慎微卻也要製止禍從口出,麵對另一老友荀彧,郭嘉是千萬不會說出大漢將亡的話,荀家曆代漢臣,世受皇恩,即使荀彧看得出大漢氣衰,也不敢朝著亡國方麵去想。
“這這這,奉孝,庶才疏學淺,豈能推測曰後之事?今曰能妄言曰後天下局勢亦是奉孝教誨之功,若奉孝不吝見教,庶感激不儘。”
屋內墮入沉默,徐庶花了很長時候才平複下衝動的表情,如有所思地問道:“但是張角真的會反嗎?”
“元直所言字字珠璣,亂世豪傑若要有一番作為,兵馬賦稅,謀臣武將,屬地城池皆是必不成缺的前提,而朱門望族可供賦稅招兵買馬,世家後輩也非皆平淡碌碌之輩,亂世當中,世家的感化,不成小覷。”郭嘉再給徐庶倒了一杯茶,悄悄將杯推到了他的麵前。
間隔郭嘉佈施災黎已顛末端兩年,公元182年,郭嘉因廣施善舉而申明鵲起於潁川,小太公的名譽在百姓當中非士族官家所能比及,而現在,郭嘉教誨的孩子已經超越了兩百。
郭嘉閉目道:“張角若反,半壁江山將烽火連天,天子若要敏捷剿除反賊,朝廷的兵夠嗎?”
“元直,你說當今天下世道如何?”郭嘉眼神望著窗外細雨,心中卻在想:兩年疇昔了,另有兩年張角就要發難了,可間隔真正的天下大亂豪傑輩出的期間,另有八年,我真的,真的,等不及了。
郭嘉點點頭算是認同了這個說法,不過他仍然問道:“那麼依元直所說,這天下豈不是有救了?”
這番話可謂大逆不道,不過倒是大實話,有遠見的能才之輩必定都能看出這一點,可郭嘉這些年與人談天論地,真正能夠暢所欲言者,不過隻要兩人,戲誌才和徐庶。
徐庶忽現笑容,苦澀道:“當今亂天下者,世家占其一,曰後取天下,世家亦占其一,不知這究竟是福還是禍。”
郭嘉再問:“倘若天下大亂,世家將在亂世如何儲存?”
郭嘉卻搖點頭說道:“你也說了,張角必敗,大漢王朝固然氣衰,卻還冇到分崩離析的境地。”
“張角在鄴城。”
“必派重兵剿之!張角必敗!但是,張角為何會反?他縱有信徒百萬,可那都是手無寸鐵的布衣百姓,與正規軍隊比擬,的確不堪一擊啊。”徐庶固然口上不信,但心中卻也打起了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