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39)[第5頁/共5頁]
無人間心。同世行事。於行事交瞭然超出。命終以後。遍能出超化無化境。如是一類名他化安閒天 行事交者此亦橫陳也。前雖亡味。會境猶起欲心。此則偶然。故雲瞭然超出。然今且約無粗相說。豈亡微細愛慾。以未離欲界故。化無化者。化即第五天。無化即下諸天。俱舍雲。樂受用他所竄改五欲境故。以有安閒力遣他竄改而受用之。故雲他化安閒。上之六天。皆因欲心漸輕得報漸勝。若情慾重者必不生天。俱舍頌雲。六受欲交抱執手笑視淫。亦明受欲輕相也 二結示
阿難。此四勝流。統統人間諸苦樂境所不能動。雖非有為真不動地。有所得心折從諳練。名為四禪 此第四禪離八災患勝下地故。名不動地。然有劫數。壽儘須舍。故雲非真不動。俱舍雲。然彼器非常。情俱生滅故。凡夫修定味著受生。名有所得。定慧均平能捨苦樂。勝下諸天。名服從諳練 二五不還天三。初標示
阿難。諸人間人。不求常住。未能捨諸妻妾恩愛。於邪淫中間不流逸。澄瑩生明。命終以後鄰於日月。如是一類名四天王天 不求常住即不修改覺也。無定力故不能捨愛。有善戒故心不流逸。善根力故心澄身明。此則澄瑩欲心產生明性。此性命終。生須彌半。鄰日月宮。統統天眾皆此天管 二忉利天
阿難。此三勝流。統統憂愁所不能逼。雖非正修真三摩地。清淨心中粗漏已伏。名為二禪 二禪三天又勝下位。故名勝流。以得極喜。故雲統統憂愁所不能逼。初禪雖得喜支。極喜未生。在身粗故。但得離苦。猶有憂喜相對。今此二禪。定水潤心慧光亮泰。喜支調適憂愁不生。名為定生喜樂地也。粗漏已伏者。忻上厭下但名為伏。以不竭故不名無漏。然此一地具四支林。一內淨。二喜。三樂。四一心。行相如常 三三禪二。一釋三。一少淨天
光光相然。暉映無儘。映十方界遍成琉璃。如是一類名無量光天 疇前少光。更發多光。光相轉增名光光相然。光相圓明映十方界。境隨光淨遍成琉璃。由定漸增。定光發照必無涯際。名無量光 三光音天
阿難。如是天人圓光成音。披音露妙。發成精行。通寂滅樂。如是一類名少淨天 初二句躡上。披音下正明此天。謂披能詮之教表現所詮之妙理。成所行之妙行。由是三慧既發妙樂攸通。定慧過前支林轉勝也。言寂滅樂者。滅前喜相而生淨樂。以喜相粗動此異熟樂恬怕沉寂。故名寂滅。定相猶劣。故名為通。始得此樂未廣周遍。名為少淨。淨亦靜也。有處亦名少靜天故 二無量淨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