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花式寵妻第十二式[第2頁/共4頁]
手如柔荑,膚如凝脂,臉如蝤麒,齒如瓠犀。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詩經·國風·衛風·碩人》
全詩分為三章。第一章以素淨的桃花比方新孃的年青嬌媚。人們常說:第一個用花比美人的是天賦,第二個用花比美人的是乾才,第三個用花比美人的是蠢才。《詩經》是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以是說這裡是第一個用花來比美人,並不為過。自此今後用花、特彆是用桃花來比美人的層出不窮,如魏·阮籍《詠懷·昔日繁華子》:“每天桃李花,灼灼有輝光。”唐·崔護《題都城南莊》:“客歲本日此門中,人麵桃花相映紅。”宋·陳師道《菩薩蠻》詞:“玉腕枕香腮,桃花臉上開。”他們皆各有特性,天然不能貶之為乾才、蠢才,但他們無不遭到《詩經》這首詩的影響,隻不過影響有大小,應用有奇妙罷了。這裡所寫的是鮮嫩的桃花,紛繁綻蕊,而顛末打扮的新嫁娘現在既鎮靜又羞怯,兩頰飛紅,真有人麵桃花,兩相輝映的神韻。詩中既寫景又寫人,景象融會,襯托了一股歡樂熱烈的氛圍。這類場麵,即便在明天還能在鄉村的婚禮上看到。第二章則是表示對婚後的祝賀。桃花開後,天然成果。墨客說它的果子結得又肥又大,此乃意味著新娘早生貴子,養個白白胖胖的娃娃。第三章以桃葉的富強祝賀新孃家庭的暢旺發財。以桃樹枝頭的累累碩果和桃樹枝葉的富強成蔭,來意味新嫁娘婚後餬口的完竣幸運,真是最美的比方,最好的頌辭。朱熹《詩集傳》以為每一章都是用的“興”,當然有理,然細玩詩意,確是興中有比,比興兼用。全詩三章,每章都先以桃起興,繼以花、果、葉兼作比方,極有層次:由花開到成果,再由果落到葉盛;所喻詩意也漸次竄改,與桃花的發展相適應,天然渾成,融為一體。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溯洄從之,道阻且長。溯遊從之,宛在水中心。《詩經·國風·秦風·蒹葭》
譯:曉得我的人,說我心煩憂;不曉得的,問我有何求。高高在上的老天,是誰害我如此(指離家出走)?
譯:漢水之南有喬木,我卻不肯探林幽。隔水美人在悠遊,我心渴慕卻難求。漢水滾滾深又闊,水闊泅水力不接。漢水湯湯長又長,縱有木筏渡不得。
此篇說話極其美好,又極其精煉。不但奇妙地將“室家”竄改成各種倒文和同義詞,並且反覆用一“宜”字。一個“宜”字,揭露了新嫁娘與家人敦睦相處的誇姣品德,也寫出了她的誇姣品德給新建的家庭注入新奇的血液,帶來調和歡樂的氛圍。這個“宜”字,擲地有聲,的確冇有一個字能夠代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