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大略(2)[第2頁/共3頁]
多知而無親,博學而無方,好多而無定者,君子不與。
人之於文學也,猶玉之於揣摩也。詩曰:“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謂學問也。和之璧,井裡之厥也,美女琢之,為天子寶。子贛季路故鄙人也,被文學,服禮義,為天下列士。
藍苴路作,似知而非。脆弱易奪,似仁而非。悍戇好鬥,似勇而非。
虞舜、孝己孝而親不愛,比乾、子胥忠而君不消,仲尼、顏淵知而窮於世。劫迫於暴國而無所辟之,則崇其善,揚其美,言其所長,而不稱其所短也。
天下之人,唯各特地哉,但是有所共予也。言味者予易牙,言音者予師曠,言治者予三王。三王既以定法度,製禮樂而傳之,有不消而改自作,何故異於變易牙之和,更師曠之律?無三王之法,天下不待亡,國不待死。
國將興,必貴師而重傅,貴師而重傅,則法度存。國將衰,必賤師而輕傅;賤師而輕傅,則人有快;人有快則法度壞。
湯旱而禱曰:“政不節與?使民疾與?何故不雨至斯極也!宮室榮與?婦謁盛與?何故不雨至斯之極也!苞苴行與?讒夫興與?何故不雨至斯極也!”
君子隘窮而不失,勞倦而不苟,臨磨難而不忘細席之言。歲不寒無以知鬆柏,事不難無以知君子無日不在是。
君子進則益上之譽,而損下之憂。不能而居之,誣也;無益而厚受之,竊也。學者非必為仕,而仕者必如學。
曾子食魚,不足,曰:“泔之。”門人曰:“泔之傷人,不若奧之。”曾子泣涕曰:“有異心乎哉!”傷其聞之晚也。
君子能為寶貴,不能令人必貴己;能為可用,不能令人必用己。
知者明於事,達於數,不成以不誠事也。故曰:“君子難說,說之不以道,不說也。”
天之生民,非為君也;天之立君,覺得民也。故古者,列地建國,非以貴諸侯罷了;列官職,差爵祿,非以尊大夫罷了。
君人者不成以不慎取臣,匹夫不成不慎取友。友者、以是相有也。道分歧,何故相有也?均薪施火,火就燥;高山注水,水流濕。夫類之相從也,如此其著也,以友觀人,焉所疑?取和睦人,不成不慎,是德之基也。詩曰:“無將大車,維塵冥冥。”言無與小人處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