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 都市娛樂 - 丫還是女生的!氣煞我也! - 《天工開物 下篇 五金》譯文

《天工開物 下篇 五金》譯文[第1頁/共11頁]

夾在烏金紙裡的金片被打成箔後,先把硝製過的貓皮繃緊成小方板,再將香灰撒滿皮麵,拿出烏金紙裡的金箔放上去,用鈍刀畫成一平方寸的方塊。然後屏住呼吸,拿一根輕木條用唾液黏濕一下,黏起金箔,夾在小紙片裡。用金箔裝潢物件時,先用熟漆在物件大要上塗刷一遍,然後將金箔黏貼上去(貼字時多用楮樹漿)。陝西省中部製造的皮金,是用硝製過的羊皮拉至極薄,然後把金箔貼在皮上,供剪裁服飾利用。這些器物皮件是以都顯出光輝奪目的斑斕色彩。凡用金箔黏貼的物件,如果今後陳舊不消,能夠刮下來用火燒,金質就留在灰裡。加進幾滴菜籽油,金質又會積聚沉底,淘洗後再熔鍊,能夠全數回收而毫無耗損。

③鐵落:鍛打鐵時敲出的鐵渣。

⑤坤元:大地。

④《嶺表錄》:即《嶺表錄異》,唐人劉恂著。

銅礦到處都有,《山海經》一書中提到天下產銅的處所共有四百三十七處,這或許是有按照的。明天中國供人利用的銅,要算西部的四川、貴州兩省出產為最多,東南多是從外洋由海上運來的,湖北省的武昌以及江西省的廣信,都有豐富銅礦。從湖南衡州、瑞州等地出產的蒙山銅,品格差勁,僅能夠在鍛造時摻入,不能熔鍊成堅固的銅塊。

④泉府:掌管貨幣鍛造及暢通的官府。《周禮》:“以泉府同貨而斂賒”、“泉府掌以市之征布”。

凡銅坑地點有之。《山海經》言,出銅之山四百三十七,或有所考據也。今中國供用者,西自四川、貴州為最盛。東南間自海舶來①,湖廣武昌、江西廣信皆饒銅穴。其衡、瑞等郡,出最下品,曰蒙山銅者,或入冶鑄混入,不堪升煉成堅質也。

【註釋】

凡銀中國所出,浙江、福建舊有坑場,國初或采或閉。江西饒、信、瑞三郡有坑從未開。湖廣則出辰州,貴州則出銅仁,河南則宜陽趙保山、永寧秋樹坡、盧氏高嘴兒、嵩縣馬槽山,與四川會川密勒山、甘肅大黃山等,皆稱美礦。其他難以列舉。然活力有限,每逢開采,數不敷則括派①以補償,法不嚴則竊爭而釀亂,故禁戒不得不苛。燕、齊諸道,則地氣寒而石骨薄,不產金、銀。然合八省所生,不敵雲南之半,故開礦煎銀,惟滇中可永行也。

①川北潼川:今四川梓潼。

②儋、崖:儋耳、瓊崖,即海南島。

杭州的扇子是用銀箔做底,塗上一層紅花子油,再在火上熏一下做成金色的。廣東、廣西的貨色是用蟬蛻殼磨碎後浸水來刻畫,再用火略微烤一下做成金色的,這些都不是真金的色彩。即便由金做成的器物,因成色較低而色彩淺淡的,也可用黃礬塗染,在烈火中烘一烘,立即就會變成赤寶色。但是日子久了又會逐步退色,如果把它拿到火中焙一下,則又能夠規複赤寶色(黃礬詳見《燔石》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