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有一隅即謀全域性 無公心桓乃喪師(戊)[第1頁/共5頁]
四
且說慕容垂班師回都,士民百姓夾道歡迎,慕容評便恨上心頭。翌日朝會,慕容暐不得已讚美慕容垂之功,增其封邑。慕容垂當即為麾下諸將請功。慕容評便以眼色表示慕容暐,燕主會心,便道明日再議。
三
至襄邑,這天路經山間,忽西邊山頭鬼影似的,聳起很多盔頂裝潢白羽的黑衣甲士,乃是苻秦精銳強弩羽林衛,一時箭如雨下。晉軍馬隊縱馬而走,步兵除部分久經戰陣的老兵躲入路側樹下,大略哭爹喊娘,狼狽奔逃。
北岸慕容垂白天得慕容德捷報,複聞秦軍已據滎陽,知桓溫欲建功耳,必知進退,深思晉軍必乘夜遁走,便將所料晉軍意向,命報捷者告慕容德,命其速東南行,至钜野澤南岸伏擊晉軍。夜交戌正,慕容垂命渡河,南岸留守防燕軍渡河之晉軍崩潰,燕軍兵不血刃,光複枋頭。慕容垂料桓溫欲儲存氣力,必至魚台諸城調集諸軍,攜資財、輜重南返,則軍行必不能速,乃命全軍進向魚台,追擊晉軍。
秋雨連綴,門路更加泥濘不堪行,桓溫叫苦不迭,亦隻能與其弟桓衝等將催促士卒,竭力前行。幸燕軍亦疲,慕容垂複有養寇自重意,命令道“窮寇勿追”,命全軍包含再度反擊的慕容德勿再追擊,然晉軍在泥塘中前行,仍然艱苦備嚐。
桓溫在馬隊保護下逃出世天,火線遙見彭城城牆,心中雖苦澀,覺得到底命不該絕,心下一寬。不料彭城城下,引泗水為池的護城河岸下,又有伏兵,倒是慕容垂率輕騎急進,先晉軍五日到達了彭城。之前晉軍潰兵經彭城,已使守軍膽落,至此燕軍大至,守將不知仇敵多少,恐遭圍困,竟如驚弓之鳥,率眾棄城而走。慕容垂遂入彭城安插,以逸待勞,隻等桓溫入其彀中。
桓溫已在江北廣陵,氣力彷彿猶存。任侍中兼右衛將軍之王坦之,與吏部尚書謝安,時為相王司馬昱左膀右臂,司馬昱倚重二人,不下昔日之殷浩與王蒙。王謝二人覺得桓溫既歸至江北,氣力猶存,不成違拗其意,遂使朝廷降旨,以袁真違命,貽誤北伐大局,致火線得勝,廢其為庶人。
於淮陰休整不數日,桓溫恐北伐得勝動靜傳入朝中,謝安、王坦之諸人運作架空其權,乃至上奏欲問其罪,心中憂愁。郗超勸桓溫暫留淮陰,分兵守盱眙及鐘離,則淮上堅毅,不憂燕軍南下。桓溫不聽,持續南下至與建康隔江之廣陵,並調出兵民,於廣陵城旁另築一新大城駐紮,一則示以氣力猶存,震懾朝廷;二則表示北伐並未完整失利,來年或將自廣陵再度出師。
自枋頭解纜時猶是夏末,桓溫率晉軍曆儘艱苦,度過淮河至淮陰,終究立定腳根,時候已是秋涼時節。淮陰令蕭整已於半月前亡故,繼掌淮陰政事者,乃其次子蕭鎋。蕭鎋舉城出迎,桓溫好不打動,當即表示:“回都以後,必請朝廷詔命,使蕭明府繼父職為淮陰令,三年後得遷京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