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 曆史軍事 - 玉機詞 - (一七)

(一七)[第1頁/共6頁]

雁霜寒透幕。正護月雲輕,嫩冰猶薄。溪奩照梳掠。想含香弄粉,豔妝難學。玉肌肥胖,更重重、龍綃襯著。倚東風、一笑嫣然,轉盼萬花羞落。

牡丹花興旺盛放,彷彿要將淡薄的**自絕頂挽回少量。皇後轉過甚去,儘力遣散凝澀的神情,轉頭笑道:“你父皇忙於國事,非常辛苦,皇兒若想看到父皇,就多去前麵給父皇存候。”

高曜五分撒嬌,五分懇求道:“孤與大皇兄約好的,嬤嬤就帶我去吧。”

高曜奶聲奶氣道:“嬤嬤快起來,朱大人快起來。”

令德唱高言,識曲聽其真。

4,出自《古詩十九首·本日良宴會》,略有竄改。原詩為:

請判定保藏、砸票。前麵的情節出色到“的確停不下來(注1)”

王氏蹲下身道:“殿下累了半日了,也不歇歇麼?”

芳馨低頭道:“是,她雖是二皇子的乳母,現在看來,全無見地。女人反麵她較量,方顯氣度。”

到了長寧宮,我送高曜進了啟祥殿。但見啟祥殿雖不深闊,但西邊的書房與正殿並未隔斷。書房中一張香楠木長案,早已鋪好了繪了格子的雪浪紙,用兩隻玉龍鎮紙壓住。靠北的供案上擺著一架孔賢人與七十二弟子賞樂的翡翠浮雕屏和一雙白瓷釉裡紅盤螭淨瓶,又有一隻白玉盤裡擺著兩隻黃玉雕成的大柚子,金光光輝。牆上掛著一幅水墨鬥彩瓷畫《三友圖》(注3),光彩雖不甚素淨,但津潤含蓄當中,更顯三友於凜冽寒意中的寬宏氣度。瓷畫擺佈詩曰:高言唱令德,識曲聽真意。(注4)書案兩旁的兩個書架上,擺了些貴重器皿和幾卷竹冊,很有古意。正殿上首擺著寶座香亭。東邊乃是臥房,非常幽深,我雖冇有出來,但房門一開一合,一縷似玫瑰又似薄荷的淡淡暗香鑽出。

高曜道:“兒臣本日下了早課便去儀元殿給父皇存候。隻見到陸娘娘在內裡,說不必存候了。兒臣隻好返來了。”

她們死力安撫我,又說得在情在理,我心中最後一絲不快也消逝殆儘,不由笑道:“我曉得姑姑和二位姐姐心疼我,不過存候心,我並冇將這件事放在心上。”

四月初八一早,從皇後處存候返來,宮人們便將二皇子的東西連續搬到長寧宮來。午後,我親身到守坤宮去驅逐二皇子。

高曜彷彿被母親的神情嚇到,今後挪了挪身子道:“兒臣不知。”

高曜自皇後懷中抬開端來:“父皇在做甚麼呢?如何不來送兒臣?”

孤單。家山安在?雪後園林,水邊樓閣。瑤池舊約,鱗鴻更仗誰托?粉蝶兒、隻解尋桃覓柳,開遍南枝未覺。但悲傷、蕭瑟傍晚,數聲畫角。

紅葉笑道:“女人又唸詩,還把本身名字給念出來了。”

王氏歡歡樂喜的讓高曜在黃檀木寶座上端方坐好。照禮法,當是官職最高之人領著世人蔘拜,但王氏站在我身前半步,率先跪了下去,口中說道:“奴婢賀殿下燕徙之喜。”芳馨與白蘋麵麵相覷,都對王氏側目而視。我無法,隻得隨她跪下。身後烏壓壓跪了一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