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 曆史軍事 - 周郎周郎(三國) - 第一百三十四章

第一百三十四章[第2頁/共4頁]

以是,李睦問的是出兵助曹,實際上倒是在摸索世人對出兵荊州的態度。孫曹聯婚的盟約在前,以助曹為名出兵,天然是最合適得當的。

但是這份軍報一到,他立即放下算了一半的各地稅糧。

呂蒙和甘寧都欲先取南郡,長沙太守素與劉表反麵,前次甘寧和周瑜破江夏時,劉表令他出兵救濟,他卻得令而不可,果斷屯兵不出。故而他們主張遣說客至長沙勸降,將全數兵力放到南郡上,南郡一破,荊州各地自會望風而降。但程普老成慎重,卻以為南郡城池堅毅,非一朝一夕可破,極有能夠不能趕在曹操平袁之前勝利,而當時曹操兵下長江,江東軍便有腹背受敵之險。

三人各執一詞,爭辯不休。張遼看了周瑜一眼,隨即目光又掃過李睦,隻見這兩人並肩而坐,雖一前一後,可卻靠得極近,乃至於兩人的衣襬和寬袖都各有一角疊到了一起。

甘寧與周瑜,呂蒙都是舊瞭解,和程普雖有些齟齬,卻也並冇有甚麼大牴觸,與張遼雖不瞭解,但看他與呂蒙相談甚歡,也客客氣氣拱手為禮。隻看到堂中另有徐庶,不覺微微一愣,朝李睦看了一眼。

貳心機精密,模糊猜出了這兩人之間的“反麵”是如何一回事。而現在,就在李睦向徐庶一抬手,一句“元直先生覺得如何?”還冇開口,周瑜的目光就極有默契地跟著她的語聲落到了徐庶身上。張遼看得清清楚楚,內心更是清清楚楚。

這個期間的動靜通報實在太慢,若非周瑜在鄴城外截獲了袁尚與袁術互通的手劄,當機立斷當即日夜不息地快馬趕返來,比及袁軍內鬨的動靜傳到江夏,怕起碼要等開春以後了。

當天早晨,李睦將甘寧召到郡府,停止了自她到江夏後的頭一回議事。

待曹操看到此信時,議親也好,安撫也好,統統都已經停歇了。既表示了曹操聯婚之意不改,刺客一事與許都無關,又以此為名,不落人丁舌。

徐庶送黃月英至此,他隻當這是平常黃氏族人。而又總感覺李睦與黃月英之間乾係匪淺,見徐庶呈現在此,他下認識便想到是因為黃月英的乾係。

周瑜和李睦的相爭,天下皆知。但他卻更清楚周瑜本來對他曾有投劉備之心不滿,雖未曾慢待,卻將他的馬隊都調於高順統領。可自李睦鄙人邳將守城的兵權全權拜托給他以後,周瑜對他的態度便全然分歧了。上一回奇襲壽春,這一次兵至鄴城,皆是潑天之功,不但都以他為前鋒,更是將馬隊的統領權再次交回到他手裡,乃至還由他從江東軍中挑出精銳,彌補於騎軍裡,全歸由他自行練習。

李睦碰到刺客的動靜傳出去後,呂蒙更加百思難明。若說當時李睦在房中遇刺,但他明顯就看到周瑜從李睦的房裡走出來,刺客又是如何逃脫的?